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290|回复: 0

南纬43度(2015年2月,人均花费1万1,澳大利亚悉尼塔岛墨尔本12日游记

[复制链接]

47

主题

49

帖子

995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5
发表于 2015-7-29 12: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一、旅行的意义
二、小签证大学问
三、新伙伴与新旅途
四、41小时的艰苦行军
五、悉尼半日游
六、一夜惊魂
七、自然遗产蓝山
八、Richmond来了Richman
九、徒步摇篮山
十、澳国看病记
十一、热情似火火焰湾
十二、蓝色酒杯湾
十三、寂静亚瑟港
十四、袋鼠与考拉
十五、十二门徒
十六、内陆返程之旅
十七、日夜墨尔本
十八、澳洲,难说再见




















一、旅行的意义



14年初首次进行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出国旅行,从北到南贯穿了越南,并顺道走访了柬埔寨,历时15天,收获颇丰,“穷游经验值”也大幅提升(详见《越国南行记》http://bbs.qyer.com/thread-903737-1.html)。回国后,我家的大怪还能时不时回想起旅途见闻,有客人来的时候,经常自告奋勇地对着相册作全程讲解,连一些犄角旮旯的细节都讲得绘声绘色、唾沫横飞,可见这段经历留给她印象之深刻。14年春越南国内因南海钻井平台问题而爆发的反华骚乱,更是让我感到庆幸,看来不仅是“出名要趁早”,出去玩也得赶早。
去年的回国路上,我曾对大怪说:“今年爸爸带你去的是发展中国家,明年再带你去发达国家看看”。因为在我身上,07、08年一次发达国家一次发展中国家的出国经历,直接颠覆了我的“三观”,对我后来思想认识、行事方式,乃至人生道路的选择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所以我也希望,在我女儿的成长过程中,能尽可能多地让她接触多元文化,尽可能多地体验不同民情,尽可能多地积攒丰富阅历,只有这样,才能让她养成独立、完善的性格,看问题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做事情有更加坚毅的品行。这些东西,是只待在同一地方所得不到的,也是再多的钱所买不来的——而这,正是我认为的旅行的意义所在。
地球上的发达国家数量不多。我想把出游时间安排在寒假,这个时候欧洲和北美寒风凛冽,电视里动辄半米厚的积雪让我却步。除此以外,“泥轰”国我已经去过两次,近年来两国交恶也不想去为其贡献GDP。“骚斯考瑞尔”地盘太小,只适合五一、十一过去转转或者过境游。算来算去,似乎只剩澳大利亚新西兰可选。原本打算选新西兰,但是一番了解下来,一趟尽兴的南岛北岛游至少需要20天,一次去时间不够,分两次去又觉得有点浪费。
与此同时,我也在不停地扫描着几个机票网站,一次出国游机票费用往往要占到总费用的40%左右,机票因素对最终目的地的敲定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碰巧,在14年5月的时候,发现亚航澳洲航线开始搞促销了。我禁不住诱惑,在行程没有规划、签证更是没影的背景下,心一横直接先把机票买了。亚航机票一旦买下不能退,改签费用极高,所以这一举动是相当具有冒险性的破釜沉舟之举。但是这样一来,总算是让我在目的地选择上不再犹豫——澳大利亚,就是你了。 记得买的第一段航程是“墨尔本吉隆坡”,飞9个小时,每个人只要人民币1千左右。第一次跟廉航打交道,还傻乎乎地花钱挑了座位(其实没太大必要)。最终算上选座费、行李费,人均花费是1212元。
6月初,赶上亚航大促,下手淘了“上海到悉尼”的去程机票,中间需要在吉隆坡中转。总共飞行时间约15小时,票价1600多。算上行李和两顿飞机餐,人均费用是1753元。
由于来回都不是直达航线,要在吉隆坡中转,本着“走到哪算哪”的穷游精神,我开始研究顺道在马来西亚逛一圈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是完全可行,不但马来西亚,甚至可以过境新加坡,从新加坡回国。因为两国毗邻,交通很方便,而且新加坡有东航的航班直抵无锡,不用再绕道上海折腾回家。
于是,8月份我在“去XX网”站上抢到“新加坡到无锡”的特价机票。当时对这张机票关注了很久,总算等到搞促销,只要1515元,这对于春节期间非廉航机票来说是相当便宜了。这个价格后来再也没有过,长期保持在三千元以上,甚至一度涨到近五千。(诗曰:“旅游想省钱,吃住要节约,但跟机票比,统统是浮云”)这张机票的到手,意味着本次出行的目的地,从澳洲一国游,正式变成了“澳马新”三国豪华游。


[url=]回复[/url]


最后搞定的是澳国的国内航线。因为国内航线相对来说价格不会有太大波动,另外我也要仔细规划“悉进墨出”大框架下,澳大利亚国内具体的行程安排。最终,买了2月9日上午悉尼霍巴特的机票,加上20公斤行李人均费用538元;2月14日上午霍巴特飞墨尔本的机票,算上行李人均只要261。前一段是澳洲维珍航空,后一段是捷星航空。值得一提的是,捷星航空有一个比价优惠活动——即你只要发现在捷星航空航班起飞前后一个小时之内,有其他航空公司飞同一线路的机票比捷星便宜,就可以打他们公司的客服电话直接订票,他们会在其他航空公司票价基础上再优惠10%。事实证明这一招很好用,霍巴特飞墨尔本一开始的三张机票,后来人数增加后又订的六张,都是用的这一套路,省下了大笔银子。而且不知为何,用这种方法订票还没有信用卡刷卡费。
就这样,在签证都没有办的前提下,我已经陆续买好了全部五程机票,人均总费用5279元。虽然价格还算便宜,但也蕴含着极大的风险——一旦袋鼠国对我们拒签,那么就意味着这些前期投入统统打了水漂。考虑到澳洲签证有一定的拒签率,所以这一做法非常危险,小朋友们千万不要模仿哦!
当机票搞定后,工作重心随之转移到签证问题上来。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这三国签证分别有什么要求,能顺利办下来吗?


二、小签证大学问


天朝的护照,每次到了办理签证的时候就显示出它的尴尬性——可以免签的国家(地区)屈指可数。即使是为数不多的可以办理落地签的国家(地区),在实际操作中也有一定的风险——出国门的时候会遭到边检叔叔盘问,不保证百分之百放行。
这一点,随着天朝国力的增强和出国游人数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饱受诟病。2013年的时候,甚至南方某省的一位领导人还公然拿“有一个国家很大很大,但免签只有20个”来揶揄天朝,大庭广众之下赤裸裸地打脸。
网上很多人抱怨这个问题,在这里,我倒要给天朝辩解几句:之所以“免签国”少,一方面确实是我朝经济相对落后(说这句话现在越来越没底气了,2014年我国GDP总量超10万亿美元,人均GDP约7485美元,再过几年,如何向世界解释我兔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将成为高难度的技术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个倒是现实,我大无锡人均GDP早已超过2万美元达到发达国家标准,国内个别地区才刚刚实现温饱),再加上14亿人口的恐怖基数,东南沿海有个别地方的人又有千方百计滞留外邦参与当地经济建设的传统(据说福建某地护照,从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只要发现一概婉拒),注定了获得“免签”资格的先天难度。
另一方面,我朝自立国以来,一向有自己独立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不称霸、不结盟,不甘平庸也绝不做附庸。在任何一个圈子里,这种特立独行的主一般来说都挺难混的。更何况当今“地球村”的村规乡约是由几家祖上做过恶霸的大户联合制定的,近年来大户们虽然日渐“破落”,但一时半会还把持着村委会,看到有竞争者欲后来居上,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遏制打压。世界上一些小国(地区),尤其是跟那几个大户贴得比较近的,动不动就几十、上百个免签国,表面看似乎很“强大”,其实这只是当宠物狗的一些福利而已,没有什么值得得瑟的。
我一介草民尚且知道大陆护照“签证难”背后的学问,这位高居庙堂之上的“副省长”竟然大言不惭,简单地拿“免签国”的数量进行对比并沾沾自喜。这只能暴露出个人的浅薄无礼,以及大陆经济强势上升、井蛙岛“优势感”日渐丧失背景下,部分岛民心态失衡,心比天高命与纸薄的悲凉——2013年弯弯GDP已被河南超过,年轻人薪水长期保持在22K(折人民币4千多),随着服贸停滞、优势产业竞争四起,十年后挤进全国前二十将成为努力的目标。


最后编辑于 2015-03-09 11:08
[url=]回复[/url]



言归正传,确定澳大利亚行程以后,摆在案头的中心工作就是三个国家的签证问题:澳签、新签、马签。
(一)澳签
澳签是重中之重,含金量最高,也是所花银子最多的。单个签证某宝网上旅行社一般报价是1080元,光三个签证就要花去三千多。更逗比的是,这么贵的价格,还只是“电子签”(即签证签出以后,只在电脑里有记录)。如果想在护照上贴张签证纸,每本护照还得另交“150澳币(750元人民币)+136元服务费+50元回邮费”。一张巴掌大的纸,里外里要花两千大洋——莫非真是当自己是拿金箔打的?袋鼠的心思我猜不明白。不过收了这么多钱,袋鼠在时间上还是很大度的,签证一般都是一年有效期,多次入境,一次最多停留不超过三个月。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拿到澳签还有一些捆绑的“福利”——比如可以凭此办理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过境签。
办理澳签需要递交的材料很多。除了个人的基本资料以外,还包括户口簿、结婚证、工作证明(含收入证明)、存款证明、房产证、汽车行驶证、随行子女的出生证、学校准假证明……这么多材料在手,大使馆基本上对你的情况了解个底儿掉。上次一下搞这么多的证明,还是当年给我小孩迁户口,跟派出所民警居委大妈打成一片的时候。
最终澳签的办理是找了一个名叫“佰X网”的网络代理,赶上特价每个签证970,三个总花2910元。像我们这种家庭为单位的出游,新西兰就可以只收一份签证费,强烈建议袋鼠跟邻居好好学学。代理告诉我,以家庭为单位办澳签成功率很高,我们在澳洲无亲无故更是有利条件(大使馆认为这样会降低留在当地参与经济建设的可能性)。果然,虽然我在等待期间也接到了“电调”,但是电话那头的一个北京口音小帅哥只是简单核实了一下大大怪身份证最后一位数字,然后说“没事儿了”,五分钟后我在网上查到三个澳签都已经“没事儿了”。
(附:
澳签办理期间,可以到这个网站去查询办理进度:
电子签签出以后,可以到这个网站去查验真伪:


[url=]回复[/url]



(二)新签
新加坡签证没有澳洲这么苛刻,除了个人资料信息,在职人员的话需要一个工作证明,家庭出行另需一个结婚证、一个儿童的出生证明,包括护照在内所有的材料都不用原件,电子版扫描件即可。
但是新加坡签证有一个非常“蛋疼”的地方——它的有效期是不固定的,短则35天,长一点有63天,最长还有两年。也就是说,你如果预计2015年2月到达新加坡,而在2014年10月去办签证,万一拿到的签证有效期只有35天,那么这个签证就彻底白办了,153元的签证费直接贡献给了新国移民局。
新加坡还将中国的城市“区别对待”分为“快捷城市”和“非快捷城市”两类,据网上的攻略介绍,“快捷城市”中的北上广一般来说很容易获得“两年”的有效期,其他“快捷城市”看签证官心情也有可能获得两年有效期,一般的“非快捷城市”则大多为35天有效期。我们三个护照签发地都属于“快捷城市”,有两个还是帝都签发,但是我不敢冒险早办(后来的事实证明我这份担心是非常英明的)。
按照最保险的“35天”有效期倒排,办理签证时间应该是在1月底,但我们2月初就要出发先去澳国和大马,肯定来不及。新国充满弹性的签证“有效期”给我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几乎将整个行程陷入僵局。阅读前文比较仔细的朋友要问了:“刚才你不是说澳签在手新加坡可以办理过境签吗?关键时刻用‘福利’啊!”不错,新加坡对于持有有效澳大利亚签证的中国游客有96小时免费过境签证制度,我们在新国预计逗留的时间也在96小时范围之内。但——是——!想吃免费午餐,要满足以下条件:一、直接从中国到澳大利亚或澳大利亚回国,中间在新加坡逗留(只能用一次)。二、进出新加坡都必须走樟宜国际机场。根据我们的行程规划,回国时从马来西亚新山陆路口岸进入新加坡,既不符合条件一,也不符合条件二。所以,一切回到原点,新国签证成为一只拦路虎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关键时刻,万能的某宝“拯救”了我们。我发现有一个办理新签的代理商可以承诺办出有效期“63天”的“移民局通道”新加坡签证。63天,意味着给我留出了有足够的时间,当然费用高一点——每个签证收费249。
拿到签证的那一刻(其实就是收到一封邮件,把其中的附件打印一封带在身上,新加坡签证也是电子签),我在欣喜的同时突然感到一阵凌乱:只见我LP拿到的电子签上面有效期是“2年”,而我跟大怪如约只给了“63天”——说好的“高大上”的北京户口呢?唯一的解释是相比于大叔和小童,新加坡更欢迎不受监督的败家娘们。
小新,你号称“亚洲花园城市”,依法治国的典范,人均GDP比日本还高,拜托你下次把旅游签证的“有效期”的游戏规则弄得严肃一点好吗?
(附:
新加坡电子签签出以后,可以到以下网页点击“status enquiry”查验真伪:


[url=]回复[/url]



(三)马签
马来西亚签证有效期三个月,也就是说提前三个月就可以办,丝毫没有新签的“有效期”困扰,但是我却办得最迟,这是因为一个传说——传说马来西亚签证即将对中国游客“免费”。
其实马签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免费”办法:凡是在吉隆坡转机的中国游客,只需出示下一程的机票,可以在机场免费获得有效期120小时的“TransitPass”(过境签)。但根据我们的行程规划,澳洲回国时将在西马总共逗留六天,超过了120小时,所以必须事前办好一个马签。(这是我们此行行程规划的一个BUG,如果能给我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将塔斯马尼亚岛的时间增加一天,在马来西亚的时候减少一天)
大概在11月左右,网上有消息爆出,说马航事件以后,中国游客到马来西亚的人数锐减。为了扭转这种情况,也为了跟近邻印度尼西亚宣布2015年1月份起对中国游客免签证费相较劲,马来西亚准备也对中国大陆来的游客免除签证费。我一看到这则消息时一阵欢欣鼓舞,真心感谢马国为我们省去这600块的签证费,我们一定加大在贵国的消费以作回报。
可是,很多天过去了,传说依旧是传说,迟迟见不到官方的表态,更遑论落实。进入2015年,印尼签证的免费政策已经开始实行,马国那边终于有了一点进展——2015年1月21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宣布将免除中国游客签证费。请注意,关键词还是“将”,跟三锅一样,大马很喜欢使用“一般将来时”。这条政策究竟什么时候落实,始终没给出一个确切的日期。
等到1月下旬的时候,我终于发现马来人的“将”是靠不住的,也终于决定再也不企图占马国人民的便宜了,还是老老实实地找代理办签证去。1月底,随着三本护照躺在一封顺丰快递里寄到我的手中,澳、马、新三国的签证终于有惊无险地全部办完了。
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我希望“签证故事”越少越好,越简单越好,最好不要发生。但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每一个出国旅游特别是自由行的驴友都能讲出很多曲折的经历,在很多出境游的论坛上,“签证”也往往是人气最旺的板块之一。
不过我始终坚信,枣红色的天朝护照,早晚会迎来与其国力相匹配的地位,随着中国国力的迅速上升和国家外交部门对“签证”问题的关注,这一天正加速向我们飞奔而来。(2014年11月,根据中美达成的共识,美国签证的有效期由1年变为10年;2015年1月,印尼宣布对中国游客免除签证费,日本宣布将放宽对华个人游客3年多次往返签证的申请条件,取消对高收入层的访地限制,并将其签证有效期延长至5年……)


[url=]回复[/url]


三、新伙伴与新旅途

鉴于家中的“小小怪”还是一个“吃饭基本靠喂、睡觉基本靠哄”的非完全行为能力人,尤其是还没有彻底戒掉夜里“画地图”的怪癖,所以本次出行一开始设计的还是去年“越国南行”的原班人马,锵锵三人行。但在2014年10月份的时候,有6位新人加入了我们团队。
还没有征求当事人的意见,暂不公布小伙伴们的真实身份信息,姑且用老Q、Q妈、小Q和老S、S妈、小S来代表,从“代号”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是两家人,另外值得一提此“小S”非彼“小S”,乃阳刚小帅哥一枚。
出发之前,我们9人旅行团共召开全体会议两次,平时保持着密切地交流,商议此行的一切细节。机票方面,由于我们买的去程的机票已没有足够多的余票,所以他们另外选择了一个航班,跟我们在悉尼会合。澳洲国内的两段航程则保持一致。
我们平时聊最多的一个话题是——租车
相比于去年在越南租摩托,今年我们决定“玩”个更大的——租房车。因为塔斯马尼亚岛游离于澳洲大陆之外,荒凉偏僻、人烟稀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住宿只有在一些主要城镇才有,餐馆也不太好找。房车在手,我们可以自由自在地“四海为家”,而且还可以自己动手做饭做菜,减少水土不服的隐忧,把“食、宿、行”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墨尔本大洋路,我们也将租车游览。不过大洋路游览的时间为三天(房车一般最短要五天起租),配套设施较完善,因此我们租的是普通轿车。
澳洲租车业很发达,可以在租车公司的网站上直接预订,也有很多中介性质的租车比价网站。我们这次的房车是通过比价网站预订的,一辆3人房车,一辆6人房车,五天的价格不含保险总共是1472.20澳币,两辆轿车租三天,含保险在内总共是461.72澳币。之所以有零有整是因为刷信用卡时还要支付1.95%的刷卡费。房车的租金需要全部提前支付,而轿车只通过信用卡预付了12澳币的定金。
租车要用到驾照。持有国内的C1以上驾照就可以在澳洲租车或租房车,但是需要准备一个NAATI翻译件。很简单,某宝网上四五十元搞定。有人说有的租车公司还需要对翻译进行“公证”,但是我咨询了我们此行的两家租车公司,它们均表示只要翻译件就可以了。
酒店也基本是在我们原先预订基础上作了扩展,增加房间。个别地方没有足够的空房我们干脆重新换了酒店。总的来说,9个人的住宿成本分摊下来要比3个人更低,因为澳洲很多“家庭房”是四人间,3个人住有所浪费。


[url=]回复[/url]


在整个行程准备阶段,自认为做得最烂的是换汇,简直可以用“一败涂地”来形容:从14年5月起,我就一直关注澳币的汇率,发现1澳币兑换人民币一直保持在5.82左右。这个汇率一直很稳定,直到9月份左右,随着美元汇率一路走强,澳币兑人民币开始下跌——5.7、5.6、5.5。到11月份,眼瞅着澳币已经连续跌破多个整数关口,觉得怎么着也该“触底反弹”了。于是自作聪明以5.4的价格开始“建仓”,后来又在5.3、5.2等关口陆续买入多笔。没想到,澳币的下跌之旅“才刚上路呢”。特别是当欧洲宣布开始接棒“量化宽松”以后,澳币出现了断崖式下跌,15年1月直接跌破5。看着不断降低的汇率,我心如刀绞,当跌破5的时候,坚信这下总到头了,一咬牙又购入600。没想到两周之后就被打脸了——2月3日,袋鼠赤膊上阵加入全球货币战争,宣布降息25个基点,澳币兑换人民币跌到近六年来的最低点4.8以下。之前我们已前前后后共换了2000澳币,平均汇率是5.2。本想抄底,没想到抄在山腰上,一声叹息!

聊以安慰的是,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新加坡货币“新元”在这大半年内也在不断下跌(虽然跌幅没有澳币那么明显),而对这两种货币我还没有出手购汇。(主要是这两种货币在国内不好换到,谢天谢地,否则肯定手欠)


[url=]回复[/url]


澳币马币新币贬值的背后,是人民币的坚挺和升值。这两年中国游客本来就给外人以“财大气粗”的总体印象,这下出国消费就更加阔绰了。当然,无论人民币汇率怎么上升,我们在享受其好处的同时,“穷游”的宗旨与信念始终不变。
出行之前做的其他准备有:
● 履行请假手续(至关重要的一条,一票否决制)
● 打印整理的主要攻略、重要信息(大使馆电话等);
● 打印此行所经过的所有城市的卫星地图并标注比例尺(计算徒步工作量);
● 打印所有的机票登机牌(亚航可以提前14天自助办理)、预定单;
● 打印房车、汽车的预定单;
● 打印网上购买的马来西亚火车票、汽车票等各类票据;
● 将以上文件扫描成电子版,并在笔记本电脑、邮箱、手机中各存一份;
● 开通手机的“国际漫游”功能;
● 确保几张银行卡内有足够数量的人民币余额(国外ATM提现用)
● 将所要带出去的笔记本上所有重要文件删除或备份;
● 将所带的两个手机上所有重要文件删除或备份(防患于未然,做好丢失准备);
● 检查手机上安装的导航、酒店、翻译等APP;
● 下载了若干部与澳新马相关的电影(增进了解兼路上解乏);
● 将护照、身份证、驾照等所有个人重要文件的电子版保存在邮箱中;
● 相机镜头擦拭干净、内存卡清空;
● 给所有的电子产品充满电;
● 打包行李;
● 带上干粮,抄起水杯,3、2、1,Let’s go!
新的伙伴与新的旅程,在那遥远的南半球即将开启。
“背着包,面向未知的旅途,有一点忐忑,有一点紧张,那种永远在路上的感觉,太酷了!”(CCTV《青年中国说》嘉宾、“老青年”方励)


[url=]回复[/url]


四、41小时的艰苦行军

第一次穿过赤道到地球仪的下方,注定了路途艰难、道阻且长。从2月5日晚上7点左右走出家门,到2月7日下午1点走出悉尼机场国际航站楼,我们整整用了41小时才踏上澳洲的土地。期间稀里糊涂吃了五餐饭,在吉隆坡机场浪费了一个白天,在飞机座椅上挨过两个夜晚,每个人的体力、耐力都经受了极大的考验。在此奉劝各位,如果不差钱还是最好坐非廉航的直达航班吧,舒适度、时间的节省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其实原本的行程安排没这么累人,按原计划,2月6日凌晨亚航的飞机先飞吉隆坡,约2小时后就直接转机飞往悉尼,当天晚上8点就可以到达悉尼。但在出发前一个月左右,亚航整出了幺蛾子——原来那班上午飞澳洲的航班被取消,帮我们擅自改成了晚上11点45分起飞的另一个航班。这么大的变动,亚航竟然都没有主动通知,还是自己上网的时候发现的。
上网一查,发现亚航自说自话改航班的情况不少。而且像我们这样被它改个同一天的航班还算“运气好的”,运气差的情况下它给你改成三天后的航班,更夸张的还有航班直接被取消、钱也不退,而是换成亚航积分的形式返还给你。有人所有的行程、酒店都安排好了,亚航突然的一个航班调整,直接把人逼疯。所以在穷游界,对以“亚航”为代表的廉价航空历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甘之如饴,有人畏之如虎。



在得知航班被亚航更改,在吉隆坡机场的转机时间由2小时增加到17小时后,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充分利用这17小时,最好就是能存了行李出机场,在吉隆坡周边转转。(吉隆坡市区的游览在回程的时候已有安排,所以这里暂不考虑)行程安排好设定,经过一番研究,我计划从吉隆坡机场搭乘大巴去附近的森美兰州芙蓉市游览,据说此地是马来西亚华侨较为集中的地方,也是大名鼎鼎的“海南鸡饭”的发源地,下午还可以搭乘“森美兰线”地铁去吉隆坡的“南湖镇”车站(TBS)换乘机场地铁去游览“布城”。“布城”也叫“太子城”,是马来西亚近年来极力营造的行政中心,位于吉隆坡市区和机场之间。我对这种全人工的景点不是很感兴趣,专门辟出时间去参观觉得不值,利用转机的间隙过去看看还觉得差不多。
但攻略好做,有一个技术问题我却无法左右——如何出得了吉隆坡机场。不是办马来西亚签证了吗?对,但是之前办的马国旅游签证是“单次”的,这次用掉了等从澳洲回国的时候就无法使用。那么TransitPass呢?据前文“小签证大学问”里面介绍:“其实马签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免费’办法:凡是在吉隆坡转机的中国游客,只需出示下一程的机票,可以在机场免费获得有效期120小时的‘TransitPass’(过境签)”。我们的情况百分之百符合TransitPass的要求,完全可以凭这个出机场。但是麻烦又来了,我们已经有一个马国签证,在这种情况下马国边检还给不给“TransitPass”,网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派观点认为,已有纸签的前提下,马国边检一定会要求先用掉纸签,而不会再给TransitPass,此观点有大量的实际案例为佐证;另一派观点则认为,只要能出具第二次出入马国的完整机票链就可以申请到TransitPass,同样有很多真实案例为佐证。
当时我认为既然存在争议,那么就一定会有可以争取的空间。况且为了短短17小时的转机,专门去申请一个马国多次签证很不值,最坏的打算就是申请不到TransitPass在机场里待一天。当然如果在机场待一天的话就触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即不能有托运的行李,否则的话必须出海关取行李再入海关。关键时刻,很感激同行的小伙伴老S一家,他们帮我们带掉了必须托运的一个大箱子,使我们三人可以仅以随身行李登机。


[url=]回复[/url]



自此,我下定决心,决定“以身试法”去体验到底在有马国纸质签证的前提下能否申请到TransitPass。2月6日清晨,抵达吉隆坡机场后,我们三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朝着马国边检窗口走去。我一般都是冲锋陷阵的角色,自然义无反顾得排在第一个。排队的时候本想找个华人边检官,发现根本没有,一水的马来人。退而求其次,找了个相貌忠厚的马来大叔柜台,因为看了一些攻略,据说那些“包头女”们对中国游客都不太客气。“Good Morning!”,我递上护照、晚上飞悉尼的机票等材料。马来大叔接过去,翻着我的护照。过了一会,指示我在一个仪器上按手印。“搞定了!”,我心里暗暗叫好,赶忙把左右手食指放到那个仪器上。一会功夫,马来大叔“咚咚咚”在我护照上盖上TransitPass的印章,填上日期,把护照发还给我。
这么简单?当时心里一阵激动,我拿到护照,指着后面的LP和大怪对马来大叔说:“Theyare my family, their situation is same to me”(她们是我的家人,她们的情况与我一样)。之所以说这么一句,是想让马来大叔意识到我们是“一类”的,加快办理流程。大叔点点头,接过我LP的护照,我则出了海关在栅栏外等待。一切似乎都很顺利,眼看着我LP也伸出左右手食指准备按手印了,突然马来大叔翻到了LP护照上的马来签证(她护照上签证少,很容易翻到)。他停了下来,迟疑了一会冲我挥挥手示意我走过去,我把准备好的“墨尔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回国”的机票统统拿出来,以显示“完整的机票链”,还把我们的大致行程安排跟他描述了一遍。但是统统没用,马来大叔索要我的护照,把我们三人带到旁边马国海关的一个小屋子里。小屋里有一些看似是南亚的非法移民,蹲的蹲站的站。马来大叔找到一个官职较高的马来大婶,哇啦哇啦地用马来语进行着汇报。过一会,马来大婶探过身跟我们说:“你们已经有马来西亚的签证,必须先用掉这个纸签”。我耐着性子跟大婶解释,马来西亚签证是准备留给下次入境使用的,下次我们在马国逗留时间超过120小时,无法使用过境签。但是大婶立场坚定,不容争辩,刚才的马来大叔也把我的护照还了给我。我一看,好不容易申请到的TransitPass上被他盖了一个“VOID”章。我可怜的护照,第一次留下了这么一个“污点”,很担心会影响今后签证的办理,特别是十几天后的马国入境。


回顾整个TransitPass事件,归根结底一点还是政策的模糊性:马国关于TransitPass的所有公开政策里,都没有已有纸签的情况下,能否再申请TransitPass的说明。其实很简单的一个问题,你只要通过官方渠道公示一下,到底行不行,就可以避免网上无休止的争论,对你们自己的工作也省力不少。马国政府的公共管理水平实在是不敢恭维。


[url=]回复[/url]


申请过境签被拒,意味着2月6日几乎整个一个白天,我们三人都耗在吉隆坡KLIA2航站楼内。机场里面找到了MAY BANK银行的自动取款机,提了500马币,从此开始在逛吃逛吃中消磨时光。早餐是麦当劳,午餐选了一个鸡肉套餐,晚餐不小心误入一个印度餐馆,吃完以后我们仨纷纷表示从此对三哥的菜敬而远之。

在KLIA2航站楼里,我发现这里快被中国人统治了——几乎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看着就是中国人。很多店家都用中文招牌招徕着客户。当天早上点餐时,那个印度服务员看我英文说得磨磨唧唧,实在忍不住了,突然冒出一句:“你用中文点吧”,把我吓了一跳。看着身边这么多的同胞,心中不禁大喊“祖国威武!”。这里的中国人,有很大一部分是转机的。在办理转机机票时,我前面一个东北人一句英文不会,估计沟通已经很久了,脸红脖子粗地冲着柜台大喊“明天晚上的飞机,明天晚上,啥玩意啊”。里面的马来小弟听得一愣一愣。我凑过去说:“Tomorrow night”,顿时问题解决。东北人如释大负,说了一堆感激的话,还不忘逗上一句:“我赶明儿就学英语”。
百无聊赖的机场等待中,我们看完了四部电影(包括两部史瑞克一部小黄人,为后面新加坡环球影城作知识储备),眯着眼休息了一会。后面发生的事情证明,也幸亏这一天在机场里作了休息。如果出机场在“芙蓉”、“布城”兜上一天的话,恐怕两三天后身体就顶不住了。
入夜,KLIA2的空调开得很低。我和大怪冻得不行,全然不理会周边都是穿着短袖T恤的老外,把厚厚的羽绒服套在身上。


11点左右,登上了吉隆坡悉尼的D7222航班。因为原先的航班是上午9点左右起飞,晚上8点多到,涵盖了中午和晚上两个饭点,所以我为每人预定了两份飞机餐。航班改成了夜里飞行的红眼航班后,飞机餐也被顺延了过来。一上飞机,就有空姐跑过来问我要不要吃饭?当时已经半夜12点左右,大怪早已倒头进入了梦乡,我说明天上午再吃吧。熟料飞了1个多小时以后,亚航的空乘们迫不及待地推着小车满机舱发饭了,跟我叽里咕噜说了一堆,我还没怎么听明白,三盒热乎乎的盒饭已经递到我手中。只好把大怪摇醒,三人在飞机上吃完了当天的早餐。
短短三个小时后,亚航空姐们又推着餐车出来了,塞给我们三盒。于是再次把大怪摇醒,吃完了当天的午餐。后来我慢慢明白亚航为什么对吃饭这么积极,原来飞机将于澳大利亚东部时间上午10点45分到达悉尼,北京时间是上午7点45分,飞机降落前一段时间是不能提供餐饮服务的,因此必须尽快地把食物派发完。
凌晨1点吃早餐,4点吃午餐,加上当天晚上20点左右,LP澳洲同学请我们吃的晚饭。2015年2月7日,我们经历了这辈子有史以来饭点最奇异、生物钟最为紊乱的一天。
2月7日上午10点30分,亚航7222航班比预期提前15分钟降落在悉尼机场。但飞机莫名其妙的地过了一个小时才打开舱门。进入澳大利亚的入境大厅,新鲜劲瞬间被超长的排队人流给吓跑了。在我们前面,有一个反复迂回的排队区,初略数一数,排在我们前面的人流竟然有20行之多。这要在国内,早就加了N多边检窗口同时办理了。可袋鼠不知道是因为人工成本贵还是什么原因,就是只安排了三四个柜台在不紧不慢的办理着,队伍前进地缓慢,搞得我们对澳大利亚的第一印象很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532-58737228

乐途客服热线
周一至周日:08:00-22:00

乐途微信扫一扫

©2014  乐途网.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技术支持:记事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